幸运小溪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85章 南充“5·16”系列血案(一),90年代大案系列,幸运小溪水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上来一看,算是看清了情况,虽说是民警见过些场面,心里还是一咯噔——老爷子没看错,真是一颗男人的头!

仔细一看,脖子根儿那地方,是被人硬生生砍断的,切口被割得非常平整。

有经验的老刑警蹲下身,扒拉着那血肉模糊的断口处翻看,他认为这口子,是拿刀或者斧子这类硬家伙,一下下砍出来的,切口齐整,根本不像是船桨在水里绞烂的。

这就基本排除了自杀的可能——谁自杀还能把自己的脑袋砍得这么利索?死者看着非常年轻,估摸着也就二十岁上下。

这案子性质太恶劣了,而且凶手极其残忍。技术人员仔细检查那颗头颅,发现脸上、头上还有五处被尖刀捅刺的窟窿眼儿,刀口很深。

最骇人的一道在下巴颏底下,几乎是从下巴颏底下斜着捅进去,刀尖差点就捅穿了上颚。

不过,这些刀伤看着恐怖,但法医初步判断,这还不是要命的伤。小伙子具体怎么死的,还得细查,法医怀疑可能是被勒死的。

凶手将人整死后,才用了菜刀或者砍刀之类的凶器,把这小伙子的头从脖子上剁了下来,扔进了嘉陵江。

想想他临死前,得遭了多大的罪。

那颗头颅泡得有些发白发胀,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死者脸上凝固着极度痛苦扭曲的表情。

双眼瞪得老大,空洞地望着天,嘴巴咧开着,整个面部肌肉都僵在一种极度惊恐和绝望的状态里,让人看了心里直发毛,不敢多看。

技术员捏了捏尸体的皮肉,又看了看伤口边缘的腐烂程度和江水浸泡的痕迹,判断这人死了顶多一两天,是最近才遇害的。脖颈断口处的筋肉还没完全僵死,也印证了死亡时间不长。

发现人头后,警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手段极其凶残的杀人碎尸案。当务之急,一是确认死者身份,二是找到被分离的躯体部分。

按常规做法,现场周边区域必须进行彻底排查。首先是组织警力在发现人头的地点为中心,对附近的芦苇荡、滩涂、树林展开拉网式搜索,一寸地皮也不能放过。

其次,就该动用警犬了,利用它们灵敏的嗅觉追踪可能遗留的血腥味或凶手、尸块的踪迹。

但当时南充警方只在发现人头周围几十米地走了走,根本没深入那片茂密得能藏人的芦苇荡深处。

至于警犬,整个南充市局就养了那么一条宝贝疙瘩,平时基本是处于“养老”状态,每天三餐牛肉倒是没有少吃,吃了就是打呼噜,专业训练不深刻,嗅探能力跟乡下看家护院的土狗差不多,如果外出走一段路,不撒几泡尿来做一下路标,回不回得去,都很难说。

指望它追踪线索?指望不上。结果自然是两手空空,啥也没找到。

后来有内部人嘀咕,当时上头可能先入为主地认定了:凶手既然把人头抛在嘉陵江边,肯定也会把身体部分扔进江里。

他们琢磨着,嘉陵江水流湍急,这人头漂了不到500米就被浅滩拦住纯属偶然,身体部分肯定早被冲下去十几公里开外了,在附近找纯属白费力气。

这种想当然的推断,直接导致了现场勘查的严重疏漏。

好在老天爷留了一线。那颗人头虽然被江水泡得发白发胀,但五官轮廓还算清晰,面部特征基本能辨认。

警方赶紧拍了照片,连夜洗印出来,第二天就贴满了南充市区大街小巷的公告栏,特别是各派出所和车站码头。

照片贴出去的第二天,公安局就来了人。14号一大早,高坪区浸水乡十二村一对老实巴交的老夫妻,互相搀扶着,颤巍巍地走进了公安局大门。

他们死死盯着公告栏上那张惨白的照片,老泪纵横,哆嗦着对民警说:“同志,这…这照片上的人,像…像极了我们儿子啊!他叫粟登春,已经两天没音信了……”

警方立刻把粟登春的父母带到停尸间辨认。揭开白布的那一刻,粟登春的母亲只看了一眼,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的、不似人声的哀嚎,眼睛一翻,整个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,当场昏死过去。

父亲则像被抽掉了脊梁骨,瘫软在地,死死抱着民警的腿,喉咙里只剩下压抑不住的呜咽。那个被砍下头颅、惨不忍睹的年轻人,正是他们22岁的儿子粟登春……(待续未完)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前夫红着眼:给我服个软

南姜南

权力医途

端午

离婚签字后,陆总心跳违规了

春庭雪

各位,欢迎来到新世界

深空下

鸾嫁

二三意

吞神鼎

晋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