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运小溪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86章 南充“5·16”系列血案(二),90年代大案系列,幸运小溪水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警方强忍沉重的心情,向粟父询问粟登春失踪前的情况,得到的线索却让经验丰富的刑警都心头一紧。
粟登春高中毕业后,一直在顺庆区亲戚开的小吃店里帮厨。在父母和邻居眼里,这孩子性格闷得像葫芦,老实得有点过分,平时话不多,别说跟人结仇,连交心的朋友都没几个。
小吃店老板娘也证实:“小粟啊?干活挺麻利,就是太内向,端盘子递碗时头都不敢抬太高。”
可这老实孩子却生了一副好相貌。身高足有1米78,这个体型走在哪里都是一个大高个,浓眉大眼,鼻梁挺直,是个标致的帅小伙,走在街上挺招姑娘们注意。
加上他性子温和,做事勤快,待人接物总是和和气气的,街坊四邻口碑一直不错。
大约半年前,粟登春在亲戚店里帮忙时,遇到了来吃饭的21岁姑娘燕燕,小女孩姓蒲。
两人挺投缘,很快就谈起了恋爱,蒲燕老家在湖北中部某市。更让警方意外的是她的背景——她从该市卫校毕业,学的正是法医专业!
毕业后,蒲燕跟着父母回到祖籍地南充生活。她甚至在嘉陵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法医岗位上,实打实干了大半年。
据说,频繁接触高度腐烂的尸体,甚至支离破碎的残肢,让这个当时才20岁出头的姑娘心理压力巨大,最终没能坚持下去,选择了离开警队,转而在社会上找了份普通工作。
但不管怎么说,她曾是个离警察系统很近、接触过大量血腥现场的法医专业人士。
时间回到5月12日晚上。粟登春像往常一样下班后,去了高坪区女朋友蒲燕家吃晚饭。
蒲燕的两个妹妹后来回忆,那天粟登春特别体贴,看姐姐上班累了,主动钻进厨房忙活,炒了几个拿手菜。
因为第二天是休息日不用上班,这对热恋中的小情侣饭后商量着晚上出去走走。
粟家地方小,人又多,小年轻想说说悄悄话都不方便。大概晚上11点来钟,蒲燕提议:“屋里太闷了,我们出去透透气吧?”两人就这么手挽着手出了门,消失在夜色里,从此再也没回来。
当粟登春的头颅被确认的消息传出,蒲燕的家人也心急如焚地赶到了公安局。蒲燕,也同样失踪了整整两天。
解剖台上那颗冰冷的人头旁边,静静地放着一个贴着标签的证物袋,里面装着蒲燕实习时用过的解剖刀。
---
蒲燕燕的父母心急如焚,想到女儿毕竟在分局做过法医,还有点人脉,就直接找到了刑警队的熟人打听消息。
可面对老熟人的追问,接待的警察却显得异常尴尬,眼神躲闪,支支吾吾半天也答不上来,只能反复说“还在查,有消息一定第一时间通知”。
这种回避的态度,像盆冷水浇在蒲燕燕父母头上——他们心里那点侥幸,瞬间凉透了。
刑警们自己心里更清楚:粟登春死得那么惨,头都被砍了扔江里,跟他一起失踪的蒲燕燕,能有好下场吗?九成九是遇害了。
可一个大活人,生不见人,死不见尸,到底在哪呢?这问题像块大石头,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。
一转眼三天过去。5月16号下午一点多,在发现粟登春人头下游大约20公里远的一个青居水电站,发现了端倪。
电站的进水口突然被什么东西堵得死死的,水流一下子变缓,机器也跟着嗡嗡怪响。
当班的老师傅老张骂骂咧咧地抄起带铁钩的长杆,踩着湿滑的梯子下到进水闸口去清理。
他骂骂咧咧地把铁钩探进浑浊的水流里,使劲一拽——嚯,还挺沉!老张铆足了劲儿往上拖,水花四溅中,一个黑乎乎、缠满了水草和垃圾的圆球被钩出了水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