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城的驼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7章 李治的决定,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,隐城的驼龙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麟德元年冬,洛阳上阳宫
观风殿内炭盆噼啪作响,却驱不散李治眉间凝结的寒霜。
暗卫密报上“武后广纳私臣”的字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,他攥着密报的指节微微发白——当年为制衡关陇门阀,将武媚娘从感业寺接回,扶持她成为对抗王皇后的利刃,却不想这把刀如今锋芒转向了自己。
“传上官仪。”李治将密报掷入火盆,看着腾起的青烟吞没字迹。殿外寒风呼啸,廊下铜铃叮咚,他望着蟠龙柱上张牙舞爪的金龙,忽然觉得那龙鳞也透着几分讽刺。
不多时,脚步声由远及近。上官仪官服上的仙鹤补子沾着残雪,入殿便见皇帝神色阴沉,立刻俯身行礼:“陛下深夜召见,可是有要事吩咐?”
李治踱步至窗前,望着漫天飞雪中模糊的宫墙,声音低沉:“皇后近日频繁召见外臣,你可知晓?”话音未落,案头砚台里的墨汁突然泛起涟漪,竟不知何时下起了雨夹雪。
上官仪心头一震,想起近日朝堂暗流涌动,武后势力如藤蔓般向各方蔓延。
他抬头见皇帝鬓角已染霜白,忽然想起先帝托孤时的郑重,咬咬牙道:“臣斗胆直言,皇后娘娘越俎代庖批阅奏章,私设宫闱议政之所,已逾越皇后本分!当此之时,唯有废后才能肃清朝纲!”
雨声骤然急促,敲打在琉璃瓦上如战鼓轰鸣。李治凝视着殿内摇晃的烛影,想起武媚娘初入宫时温婉的模样,又想起她在朝堂上驳斥老臣时的凌厉眼神,喉结动了动:“既如此,你即刻拟诏,历数皇后……”话音未落,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上官仪执笔的手顿在半空,鹅黄笺纸上洇开墨痕。
观风殿的铜门吱呀开启,裹挟着雪气的寒风中,一个华贵身影踏碎满地光影。
厚重的珠帘被劲风掀起,玄色翟衣裹挟着刺骨寒意闯入殿中。武媚娘发间九凤衔珠钗微微晃动,凤目扫过案上未干的诏书,突然扑跪在青玉阶前,珠翠相撞的脆响惊碎殿内死寂。
\"陛下当真要置臣妾于死地?\"她指尖死死攥住龙袍下摆,素日威严的声音裂成碎片,\"十四年前感业寺青灯古佛,是谁写下'不信比来长下泪,开箱验取石榴裙'?
臣妾助陛下扳倒长孙无忌,裁撤关陇旧制,如今却换来一纸废书?\"话音未落,已泣不成声。
李治望着眼前哭得梨花带雨的身影,记忆突然翻涌。永徽年间她在昭仪位上,为他深夜研墨批阅奏章;显庆年间她代孕时,仍坚持口授旨意处理政务。
此刻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蟠龙柱上,竟与当年那个跪在感业寺佛前,说\"愿为陛下肝脑涂地\"的少女渐渐重叠。
\"媚娘...\"他下意识伸手去扶,却触到她冰凉的指尖。武媚娘猛地抬头,泪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\"若陛下执意如此,臣妾愿即刻出家,只是这满朝文武,可都记得是谁推行'建言十二事',是谁替陛下安抚人心!\"
殿外惊雷炸响,震得窗棂嗡嗡作响。上官仪握笔的手开始颤抖,他望着皇帝游移的神色,突然意识到这场博弈早已分出胜负。
果然,李治喉结滚动两下,避开武媚娘灼灼的目光:\"这...这皆是上官仪撺掇,朕从未有过此意!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