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金戈铁马
心有灵犀的金毛狮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1章 金戈铁马,大宋: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,心有灵犀的金毛狮王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冬日的燕山山脉银装素裹,一支黑甲骑兵如幽灵般穿过居庸关的隘口。为首的金将完颜宗翰望着南方的平原,狼一般的眼睛眯成一条缝:\"宋人还在和辽狗纠缠?\"
\"禀都统,宋军主力都在太原一带。\"向导谄媚地答道,\"河北空虚得很。\"
完颜宗翰狞笑着举起弯刀:\"儿郎们,去汴梁过年!\"
铁蹄踏碎关隘的积雪,女真人的铁骑如决堤洪水般涌入中原。他们刻意避开城池,专挑乡野突袭,所过之处血流成河。等各州县反应过来,这支五万人的金军先锋已经深入腹地三百里。
汴梁城的腊月本该张灯结彩,此刻却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。赵桓站在皇城的角楼上,手中的八百里加急战报已经被攥得皱皱巴巴。
\"金兵到哪了?\"
\"昨日攻破真定府。\"韩世忠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,\"守将刘韐战死,全城...全城被屠。\"
赵桓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。历史上,靖康之变前金军也是这般势如破竹。但这一次,他绝不会让悲剧重演!
\"传旨。\"皇帝转身时,眼中的寒光让韩世忠都为之一颤,\"命张叔夜率三万禁军北上,务必在黄河渡口拦住金兵。再调岳飞速回援,背嵬军全部换装新式步人甲。\"
\"陛下,国库...\"韩世忠欲言又止。
\"朕知道。\"赵桓冷笑,\"所以朕要亲自去拜访几位'爱国商人'。\"
当日午后,汴梁首富樊老三的宅邸前,突然来了队禁军。樊老三吓得腿软,却见龙辇中走下的竟是当今天子!
\"陛...陛下...\"他扑通跪地,额头抵在雪地上。
赵桓亲手扶起他:\"樊员外,朕记得你在河东有座铁矿?\"
两个时辰后,樊老三不仅\"自愿\"捐出全部存铁,还答应组织商队往前线运送军资。同样的场景在另外十二家富商宅邸接连上演。到日落时分,赵桓已经\"募\"得生铁三十万斤、粮草五十万石、白银八十万两。
\"还不够。\"回宫路上,赵桓对韩世忠道,\"明日朕要去相国寺。\"
老将军差点从马上栽下来——陛下竟要打佛祖的主意?
次日清晨,相国寺的铜钟罕见地没有敲响。住持领着全寺僧众跪在山门前,眼睁睁看着禁军搬走了一尊尊铜佛像。
\"阿弥陀佛...\"老住持闭目诵经,\"佛祖舍身饲虎,今日舍金身救国,也是功德。\"
赵桓亲自向佛像上了三炷香:\"待平定金虏,朕必十倍偿还。\"
这些铜像被紧急送往天工院的铸造坊。在杜丽娘的监督下,工匠们日夜赶工,将佛像熔铸成箭簇和铠甲片。短短七日,三千套新式步人甲和十万支铜箭就送到了张叔夜军中。
黄河渡口,宋金两军终于正面交锋。张叔夜利用提前布置的铁蒺藜和陷马坑,硬生生挡住了金军铁骑的冲锋。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白马渡,宋军以血肉之躯筑成防线,没让一个金兵渡过黄河。
捷报传回汴梁时,赵桓正在天工院试射新制的神臂弩。这种改良弩射程达二百五十步,可穿透金军的重甲。
\"陛下,张将军请求增援。\"传令兵跪地禀报,\"金军虽退,但主力未损。\"
赵桓放下弩机:\"告诉张叔夜,朕再给他两万兵马。但记住,只守不攻!\"
待传令兵退下,韩世忠忍不住问道:\"陛下,为何不乘胜追击?\"
\"因为完颜宗翰只是诱饵。\"赵桓指向沙盘上的河东地区,\"金军真正的主力,在这里。\"
老将军倒吸一口凉气。沙盘上,代表金军的黑色小旗已经插满了云中、大同等地——这是要切断太原宋军的退路!
\"岳飞到哪了?\"
\"昨日过了潼关,最迟三日可到汴梁。\"
赵桓摇头:\"太慢了。传令让他改道陕州,直插金军后背!\"
这个大胆的部署让韩世忠目瞪口呆。陕州一带山高林密,大军难以通行。但若是小股精锐...
\"陛下是想...\"
\"围魏救赵。\"赵桓冷笑,\"完颜阿骨打不是想坐收渔利吗?朕就让他后院起火!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