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蝗灾
日月兴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7章 蝗灾,我李承乾,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,日月兴明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王满仓是关中三原县王家村人,世代务农。
繁重的农活将如今才四十岁的他磨苦得头发花白,黝黑干瘦。
由于常年弯腰,身材已经形成了驼背。
王满仓此时面朝水田背朝天,顶着太阳在田里插秧。
三月中旬的太阳已有些毒辣,照在王满仓的头上冒起层层蒸汽,头皮一阵阵的刺痛,仿佛被无数细小的针尖轻轻扎刺。
汗水从额头、鬓角不断渗出,滑进眼眶里,脆弱的眼球顿时一阵灼烧般的刺痛。
王满仓眨了眨眼,想将汗水挤出。
却无济于事,不得不将粗糙的右手在田里的泥水中涮了一下,然后站起身,左手拿着秧苗,右手去揉眼睛里的汗水。
泥水将汗水冲洗掉,王满仓的眼睛舒服了许多。顺便看了一眼插了大半亩的秧田,还有秧田旁边的那一片麦地。去年秋季种下的麦子此时已经返青,绿油油的一大片,再过半个多月就会抽穗。
王满仓脸上微微一笑,眼中满是憧憬。今年全家八口的口粮可就指望着这几亩麦子和水稻了哩。
可一定要丰收啊.......
贞观三年三月中旬,关中平原上满是王满仓这样弯腰劳作的农民。
农民们在这片养育了他们千万年的肥沃田地上,插上水稻的秧苗,撒下粟(小米)和黍(黄米)的种子。
栽下大豆、绿豆、葱、蒜、韭菜、萝卜、白菜、瓜、冬瓜等蔬菜的幼苗。
王满仓捶了捶有些酸疼的腰,俯下身继续插秧。得趁着昨天谷雨好不容易下的一场雨,将秧插完。不然等涨水期一过,田地干旱,便会错过农时。
王满仓辛勤的劳作,却没发现旁边的麦地里,一只蝗虫蜕掉外皮,煽动起了刚长出的翅膀!!!
短短一个时辰,成千上万只长出翅膀的蝗虫向王满仓旁边的麦地汇聚。
待王满仓再直起腰时,眼前的一幕让他干瘦的身形晃了一晃,一屁股跌坐在水田里。
王满仓眼前,密密麻麻的飞蝗铺天盖地而来,顷刻之间就将他全家八口赖以生存的麦苗啃食殆尽。
蝗虫继续前进,将王满仓刚插上的秧苗全部啃光........
待蝗虫再次从水田中起飞时,已是遮天蔽日!!!!!
王满仓在漫天蝗虫的阴影下嚎啕大哭:“天老爷啊,你是不给俺们这些苦哈哈活路啊!!!”
一时之间,关中大地哭声遍野;关中上空,蝗虫遮天!!!
贞观三年四月初二,关中各县的报灾奏表如雪片般的飞向太极宫,李世民的御案前。
奏表上千篇一律的一句话:蝗虫肆虐,关中赤地千里!!!
李世民急忙召李承乾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进宫,商量赈灾事宜。
少顷,李承乾四人急匆匆赶到。
行礼之后,李世民赐座。
李承乾、房玄龄、长孙无忌落座,杜如晦却站着道:“灾情十万火急,百姓水深火热。我等岂能坐视。”
刚坐下的房玄龄、长孙无忌闻言,立刻弹了起来。
李承乾却老神在在的端坐,大声武气的道:“慌啥!怕啥!朝廷有钱有粮。大不了开永丰仓,发粮食赈灾便可。”
要说隋文帝杨坚不愧是能竞争千古一帝的人物,是真的有两把刷子。他打下的基础,囤积的粮食。杨广败家十三年,也没有败光。
隋末群雄割据,连年混战。天下纷乱差不多二十年,史书上却鲜有记载诸侯军阀缺粮的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