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老学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9章 西风烈 龙驹跃,宋朝的脊梁,一个老学究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靖康二年的春光,并未能彻底暖化汴梁宫阙内的惊悸。
当燕云十六州全复的捷报在朝堂上引爆山呼海啸般的“万岁”时,一封来自西北横山山脉的八百里加急,如同冰水浇头,瞬间冻住了君臣尚未舒展开的笑颜。
“西夏主李乾顺,趁金贼东西犯我、雁门激战之际,悍然撕毁盟约!遣大将嵬名察哥领步骑七万,猛攻我横山诸寨!震武城(震威城)危殆!”
枢密院急报的每一个字都似重锤。
震武城(震威城)!扼守横山天险,锁钥延绥,更是大宋西疆千里防线的重要支点!若此地有失,西夏铁蹄将可长驱直入,横扫无定河川,直逼延州(延安)、威胁永兴军路!
暖阁之中,钦宗赵桓脸上的笑容尚未退去,便已化作一片煞白,声音都变了调:“这…这如何是好?!刚去虎狼,又遇豺豹!元晦!燕云方定,国库…国库实不堪再……”
他下意识看向殿下唯一的主心骨——签书枢密院事、河北宣抚使陈太初。
陈太初的目光,却已落在巨幅舆图上那条蜿蜒于黄土地貌中的横山山脉。
他指节轻轻叩击着代表震武城(震威城)的位置,声音低沉却似金铁交鸣:“陛下勿忧。西贼之猖狂,无非仗金贼余威,见我燕云初复,以为我兵疲财匮,不堪久战耳!实则,困兽之斗,徒增笑柄!”
他猛地转身,面向赵桓,目光如炬:“雁门之困已解,燕云复归,此刻正是我大宋携复土之威,反攻之良机!西夏,这颗毒瘤,当趁势剜除!”
他的声音在暖阁中回荡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:“臣请调大名府路岳飞部,即日西进!其所部锐骑,乃精中之华,更兼有收拢之种师道老西军旧部,熟谙西北地理,最善山地搏杀!岳飞,可堪此任!”
陈太初话语微顿,目光扫过殿下几位因燕云复归而准备分润安插亲信的主和派官员,“至于新复燕云之地,正需干员安抚。几位大人前番力主议和、抚民有方,何不请缨北上,牧守燕云,以彰我皇仁德?”
那几位刚盘算着燕云油水的官员,闻言如遭针刺,脸色瞬间煞白。
燕云初定,百废待兴,更有金人虎视眈眈,哪里是镀金的地方,分明是火山口!可面对陈太初那冰冷锐利的目光,还有皇帝期冀的眼神,几人竟连一句推托的话也不敢说,只得唯唯诺诺,捏着鼻子认了这苦差。
“好!准卿所奏!” 赵桓如释重负,只要不让他派兵出钱去西北打仗就行,“岳飞部即刻西调!种师道老将军坐镇雁门有功,着加太尉衔,永镇河东!其余燕云、河北诸将,岳飞、张猛、赵虎、陈华启、陈德胜、朱邵(震武守将破格升迁)等一体叙功擢升!军器监王铁柱督造火器有功,赐工部员外郎!亲从李铁牛、幕属染墨、书吏陈安皆厚赏!” 一长串封赏旨意吐出,赵桓终于感觉找回了几分帝王的威仪。
数日后,宣旨钦差飞驰入大名府岳飞帅营。
“制曰:权知大名府路兵马钤辖岳飞,忠勇素着,威震河朔……着即日起,除授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、兼马步军都总管!提调秦凤、泾原、环庆、鄜延四路军政!克日发兵西进,解震武城(震威城)之围,肃清西陲!朝廷信重,卿其勉之!”
帅帐之中,岳飞单膝跪地,沉声接旨:“臣岳飞,领旨!” 他双手捧过圣旨玉敕,虎目扫过随行的中使,不动声色地问:“陛下……可还有口谕?”
那中使环顾左右,凑前一步,压低声音:“陈签枢另有密函。” 袖中滑出一纸不起眼的麻笺,悄然递入岳飞手中。
岳飞屏退左右,展开麻笺。上面是陈太初凌厉如刀锋的字迹: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