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大国来访
比格多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32章 大国来访,穿越大明:本公主配享太庙,比格多动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虞国外交部的加急文书以信鸽的方式,快速送达越国、扬国、明国、宁国及洪州共和国的中枢。当朱昭熙的亲笔信与海军战报副本摆上各国权力核心的案头时,一场跨越藩国疆域的战略震动已悄然发生。
越国皇宫的御书房内,皇帝朱瞻壑将战报拍在紫檀木桌上。葡萄牙舰队的技术参数与水密隔舱设计的细节,让这位深谙航海事务的君主瞬间皱紧眉头。
他对身旁的枢密使沉声开口:“武洲舰船的水平已接近我国十年前的制式装备——这绝非自然演进。
大明联邦对武洲的技术封锁形同铁律,是谁在破局?” 他的思绪迅速回溯至联邦事务总理朱佶焞的历次提案:从马达加斯加远征到小国产业链联盟,那些被大国联手否决的计划,此刻突然有了新的注解。
扬国皇帝朱瞻塙在收到情报后,立即召集工业部与海军衙门的官员。“火炮射程接近我国八年前的标准?”
他指着战报上的技术分析,“五年前,我国刚完成第三代舰载火炮的改良。武洲人若无外部技术输入,绝无可能在短期内突破此瓶颈。”
扬国作为联邦内的工业重镇之一,对技术代差的敏感度远超他国。他随即下令:“彻查我国与联邦小国的技术贸易记录,尤其是沈国、蔡国等国家的船坞与工坊。”
明国皇帝朱祁钧的反应则更显冷峻。他在看完情报后,第一时间询问情报司司长:“朱佶焞任内,沈国与武洲的贸易航线是否有异常?” 明国对内部背叛的警惕性根深蒂固。“若证实是联邦小国所为,”
他对内阁首辅低语,“这意味着联邦的血缘纽带已抵不过利益算计——当年我们联手组建联邦,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?” 这句话道出了大国统治者共同的疑虑:在十五世纪的权力格局中,基于宗族血缘的联盟,是否真能抵御小国对霸权的挑战?
宁国皇帝朱奠培的书房内,地图被大幅展开。他用笔在武洲与联邦小国的海域间划出连线,对军事顾问说:“葡萄牙的舰船能抵达北熙洲西海岸,意味着他们已掌握跨洋导航技术。这种技术若与沈国等小国的资源结合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他随即想起朱佶焞曾提出的“小国联合开发南洋”计划,当时被宁国以“分散联邦力量”为由驳回。如今看来,那或许是小国试图突破大国技术垄断的第一步。
洪州共和国总裁朱祁锳的反应更具代表性。“朱佶焞想借武洲力量牵制大国,”他在高层会议上分析,“他当总理这几年,处处受大国掣肘——马达加斯加提案被否,产业链计划被拆解,他的野心没地方发泄,就只能走歪路。”
朱祁锳敲击着桌面:“但他忘了,一旦武洲技术崛起,威胁的是所有大国的根基。咱们这些大国,灭小国容易,但架不住小国联合。科技代差可没有到那种碾压的程度,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。”
五大国的反应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,各国情报机构连夜启动专项调查,重点监控联邦内中小藩国的技术输出渠道。扬国工业部调出近三年所有技术出口备案,明国情报司则动用潜伏在沈国的暗线,试图获取朱佶焞与武洲接触的直接证据。
海军进入戒备状态。越国增派舰队巡逻南洋航道,宁国加强对宁国海峡的控制,洪州共和国则开始检修本土港口的防御工事。
各国核心幕僚团围绕“技术外流源头”与“小国动机”展开密集研讨。结论逐渐清晰:朱佶焞及其背后的中小藩国联盟,试图通过扶持武洲势力打破大国主导的联邦秩序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