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仪寂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73章 诸法皆妄见,仙味禅味与法味,威仪寂静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红荷师父继续讲经道:“诸法皆妄见。如梦如焰,如水中月,如镜中像,以妄想生。其知此者,是名奉律。其知此者,是名善解。”

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各种各样的妄想中有“见”。

若然没有妄想,断除了妄想,那么连虚空都没有了,又哪里会存在万事万物呢!

这世间的事物,仿如水中的月亮一般;

又宛若铜镜所映照出来的影像一样;

更像是晚上做梦时所梦见的东西一样;

一切,皆如太阳底下的冰一样,瞬间瓦解。

若然,修行人能够窥知到这其中微细的奥妙,那就等于是守戒。

若然,修行人能够了达这其中所包含的各种玄义,那就是善解。

终南山上的林中,骤然响超了动人的旋律,那是——歌曲《菩提》!

寂灭是菩提,灭诸相故;

诸相已灭,寂灭亦隐。

不观是菩提,离诸缘故;

诸缘已灭,不观亦隐。

不行是菩提,无忆念故;

忆念已灭,不行亦隐。

断是菩提,舍诸见故;

诸见已舍,诸断亦隐。

离是菩提,离诸妄想故;

诸妄想已离,离别亦隐。

障是菩提,障诸愿故;

诸愿已达,阻障亦隐。

不入是菩提,无贪着故;

贪着已灭,不入亦隐。

顺是菩提,顺于如故;

于如已灭,随顺亦隐。

住是菩提,住法性故;

法性去除,所住亦灭。

至是菩提,至实际故;

实际去除,至达亦隐。

不二是菩提,离意法故;

意法已灭,不二亦隐。

等是菩提,等虚空故;

虚空破执,等见亦隐。

无为是菩提,无生住灭故;

生住灭去除,无为亦隐。

知是菩提,了众生心行故;

众生心行已灭,知见亦隐。

不会是菩提,诸入不会故;

入不会已灭,不会亦隐。

不合是菩提,离烦恼习故;

烦恼习已灭,不合亦隐。

无处是菩提,无形色故;

形形色色已灭,无处亦隐。

假名是菩提,名字空故;

名字空与不空已亦,假名亦隐。

如化是菩提,无取舍故;

取舍已亦,如化亦隐。

无乱是菩提,常自静故;

自静去除,无乱亦隐。

善寂是菩提,性清静故;

清静已灭,善寂亦隐。

无取是菩提,离攀缘故;

攀缘去除,无取亦隐。

无异是菩提,诸法等故;

诸法等相去除,无异亦隐。

无比是菩提,无可喻故;

无可喻已灭,无比亦隐。

微妙是菩提,诸法难知故;

诸法难知去除,微妙亦隐。

……

——《现代圣僧传》插曲第7首:菩提。

一一红荷师父讲经道:“当舍于分别菩提之见。所以者何?菩提者,不可以身见,不可以心得。”

倒底何为菩提?

菩提,是没有什么“相貌”、或“分别之见”的。

即应当舍弃以为菩提有相貌、可分别的错误见解。

“菩提”二字,就如现实中一个人的名字一样,只是一个代号而已。

菩提是没有任何形式存在的,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可以思维,更不可能用人那种如梦似幻的身心去感知和证悟的!

那么,人人口中所说的菩提,倒底是指什么呢?

寂灭是菩提,灭诸相故;

寂灭,是指涅盘的境界。

修行达入涅盘的那种空无虚灵之境,就叫菩提。

因为此时各种相都已息灭。

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毫无运动相或生灭相。

此种境像,故名菩提。

不观是菩提,离诸缘故;

不观,是指没有觉观。

没有觉观并不是指死人,而是指该修行人不会特意用心去觉照观察,身心早已杜绝世间上的万事万缘。

此种境像,故名菩提。

不行是菩提,无忆念故;

因为没有一切的念想,回忆,牵挂,操心,劳累,所以该修行人的思想没有“意旨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四合院:重生何雨柱,我坑死禽兽

火龙果很好吃

重生1984:我靠赶海打渔成首富

菠萝炒饭

傲世英侠传

区凤

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

龙之宫

贵妃软糯,牵动帝王心

华枝春已满

骑砍: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

史墨客看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