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认亲宴(一)
neleta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4章 认亲宴(一),悍【夫】: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,neleta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他从自己的空间收藏里,挑了一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摹本,当然,真迹他也弄不来。
另一件是《洛神赋图》摹本。
《洛神赋图》原图出自东晋顾恺之,是绢本,早已遗失。之后流传于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。邵云安拿出来的就是在这四件摹本的基础上,后世又整合加工的。
《兰亭序》是王羲之50岁时的得意之作。后人评价其为“右军字体,古法一变。其雄秀之气,出于天然,故古今以为师法”。故而历代书家都推《兰亭序》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当邵云安与王石井在岑老的面前缓缓展开《兰亭序》摹本之后,全场惊呼声阵阵,当即就有许多人不顾主人的意愿涌上前来,观摩法家的得意之作。
《洛神赋图》全卷分为三个部分,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。人物安排疏密得宜,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、重叠、交换,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,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。 [1]
在另一个时空维度的某一个古老国家流传下来的古代绘画中,《洛神赋图》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。 [2]
邵云安和王石井把字、画送上去,说是给义父的认亲礼。周围那么多宾客,这种时候肯定是要展现一个两个儿子的孝心的。
岑氏族中立刻过来两个年轻人,帮着展开这两幅字、画,先展开的是《兰亭序》。
此时的燕国,有类似于“行书”这一字体,但还并未形成固定的流派。邵云安的这一卷《兰亭序》可不是他随便在网店里买的,也是他花大价钱收来的。
《兰亭序》中有一些字是燕国还未出现的字。当《兰亭序》被缓缓展开时,全场顿时惊呼一片,很多人都是起身立刻围了过来。
岑氏的族老见状,不等岑老开口,非常主动地“帮”他拿出另一个盒子里卷着的画轴。
邵云安手里的《洛神赋图》有三个版本。他送给岑老的这一版是收藏《洛神赋图》的博物馆复刻的,用丝绢装裱,只看那卷轴的外观就可知其贵重。
岑老眼疾手快地按住族老的手,使了个眼色。族老心领神会地把画放了回去。宾客们不乐意了,纷纷嚷着让岑老把那幅画也展开让大家开开眼。
岑老笑呵呵地说:“不急不急。老夫先看这字。”
这幅字已经令岑老的眼睛都要直了,他可不敢再当众打开那幅画了,他怕保不住!
王石井作为家主,开口说:“爹,这是我与云安的一份心意。我与云安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,今日,我与云安有了爹,有了娘,还望爹您笑纳。”
“呵呵,呵呵呵……”
岑老怎能不“笑”纳,他笑得嘴角都快裂到耳朵根了。在一片羡慕嫉妒恨中,岑老赶紧让族侄把《兰亭序》卷起来,收好。
众人对于另一幅没有展开的画好奇的是抓耳挠腮,奈何岑老是摆明了不当众展示了。
马上就有人问:“不知小哥是从哪得来的如此珍品?湛某自认对书墨多有钻研,却从未见过此种书体,还请小哥不吝赐教。”
邵云安只管保持微笑,王石井酷酷地回道:“是我曾救下的一人送与我的感谢之礼,他说这是他自己所写。我是粗人,只觉得这字好看便留下了。这装裱是请师兄帮忙的。”
被点到名的康瑞愣了下,很快又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,实则已经在心里数落两人了。
那人立刻又问:“敢问小哥可知此人现在何处?”
“不知。我在关外救的人,又去哪里知道这人的下落。”
王石井这么一回答,那人问不下去了。
邵云安开口了,笑眯眯的:“这叫‘好人有好报’。井哥随心之举,便得了这样一份特别的谢礼。我和井哥是粗人,不懂字,交给懂它的人才最合适。而懂它的人,自然就是我爹啦。”
很多人都想吐邵云安一脸。这随随便便的一份“好报”就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墨宝,怎么就那么好命!
岑老不管那些人的“愤恨”,赶紧让管家先把这两卷字画给他拿到屋里去。这人多手杂的,可别叫人给他顺走了!
有人很怨念,拿眼神猛戳邵云安和王石井,王石井只能假装没看到,邵云安是真没看到。这给义父的礼物送出去了,那还有义母的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