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7章 武碎虚空 飞升四人(终结篇中)
舟中落雨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77章 武碎虚空 飞升四人(终结篇中),模拟成真,我曾俯视万古岁月?,舟中落雨声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少年见此,衣袂翻飞间,只余一声清朗长笑在天地间回荡:</p>
“谢观,去也!”</p>
众人看着谢观遁入虚空,裂缝愈合。</p>
飞升台上的青铜面具二人,一直无动于衷,无论是谢观斩出如此天险,又斩江南道气运、还是“武碎虚空”!</p>
直到那道身影彻底消失于天地之间。大先生等人恍惚看见,不知是不是错觉,两位神秘青铜面具之人,竟似微不可察地松了松肩膀。</p>
这个细微的动作,仿佛卸下了某种无形的重担。</p>
两人抽出青铜古书,翻开书页。</p>
上面的文字缓缓成型。</p>
“鲲虚,谢观!”</p>
鎏金文字逐一亮起,却再写到谢观二字时,骤然崩散。</p>
两人似乎尝试几次,都无法写下。</p>
二人不在执意留下其名,又静静等在原地不动,等候飞升台归属!</p>
苏景的目光始终,未曾离开那四座流光溢彩的飞升台。</p>
此刻,台上仅余数位宗师境界之人,早已退避三舍,哪里还敢再起争夺之心。</p>
典亭和抱琴女子,两人合力有媲美本命的杀招,再见到人间夫子的境界,又目睹谢观武碎虚空。</p>
早就失去了心思,只求早些离开此地。</p>
场中魔师等大宗师目光炽热。</p>
三真一门的洞玄真人率先调息完毕。</p>
这位真人虽也负伤,却是几位大宗师中伤势最轻之人,更兼三真尚有十位宗师结阵而立,十人气息相连,竟隐隐能与一位大宗师分庭抗礼。</p>
环顾四周——魔师等人气息紊乱,显然已无力再战。</p>
洞玄真人缓缓起身,“此次飞升台,三真当占其一。”</p>
此言一出,满场寂然。</p>
无人应声,便是默认。</p>
洞玄目光转向书院大先生,眼中深意不言自明。</p>
然而这位夫子首徒却淡然摇头,白发在风中轻扬:</p>
“老夫这一生,如此便已足够。”</p>
“飞升之事,非我所求,看看人间清欢便是最好。”</p>
话音落下,在场众人神色各异。</p>
有人不解,有人钦佩,更有人暗自松了口气。</p>
飞升台上仙雾缭绕,映照着这场关乎武道巅峰的抉择,显得愈发神秘莫测。</p>
? тtkan? ¢ 〇</p>
大先生退出!</p>
洞玄真人道,“三真今日飞升二人。”</p>
“四座飞升台只占其一,其余三座,诸位各凭本事。”</p>
大先生负手而立,其意显而易见,并不掺和。</p>
在场大宗师,还剩下魔师、莲池、独孤圣、苏景四人。</p>
只有三座飞升台!</p>
就在洞玄话音未落的刹那,苏景眼中精光暴涨。</p>
他早有准备,右臂衣衫骤然炸裂,露出诡异蠕动的肌肤,又一张惨白面皮自血肉中浮现,一股本命气息流转。</p>
本命摄魂荡魄印。</p>
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席卷全场。</p>
那面皮竟似活物般扭曲蠕动,七窍中喷薄出摄魂夺魄的幽光。</p>
苏景的出手快若雷霆——他根本未将目标对准魔师与莲池,而是直取三人中的陆地蛟龙独孤圣。</p>
独孤圣受伤最重,也是最依赖气血之人,他的本命三气归来乃是最强的杀伐杀招,只是没有肉身,威力十不存一。</p>
是在场四名大宗师最弱之人。</p>
独孤圣猝不及防,被那摄魂荡魄印迎面击中。</p>
阳神瞬间凝滞,眼中神光涣散。</p>
苏景身后猛然探出两只漆黑魔掌,将其阳神全部捏碎。</p>
事发突然,一切已经尘埃落地。</p>
魔师眼眸微动。</p>
莲池身上有琉璃佛手凝聚。</p>
苏景看向二人,笑吟吟道,“魔师,莲池大师,现在……不是正好三人。”</p>
魔师脸上阴晴变幻,最终化作意味深长的笑意:“看来还得……多谢四先生。”</p>
“阿弥陀佛.”莲池大师长叹一声,佛手化作点点金芒消散。</p>
老僧低垂的眉眼间,说不清是悲悯还是解脱。</p>
三人本准备联手,拿下飞升台,想不到苏景抢先出手。</p>
两人就算联手,以苏景的诡异,已经用出三种本命。</p>
谁也不知这位书院四先生,还藏着多少致命后手。</p>
一切定下!</p>
大先生虽是厌恶苏景,却自始至终没有出手。</p>
洞玄走上飞升台,接引而上,对着一众三真弟子行礼。</p>
“洞玄今日,终不负三真历代祖师所托。”</p>
“不肖弟子,终来见陆沉祖师!”</p>
台下陆华早已热泪盈眶而出,带着众弟子齐齐跪拜:“恭贺洞玄真人羽化登真!”</p>
声音宏大,在残破的汴京城上空久久回荡。</p>
魔师接引而起,负手而立,面上不动神色,眼眸之中却波涛汹涌。</p>
莲池大师缓步而上,忽驻足南望,眼中有眷念。</p>
老僧合十的双手微微颤抖,他对着南方故土深深一拜。</p>
苏景已恢复本来面貌,清雅如少年,他缓缓走来,眼神中流露出孩童般打量世界的新奇之感,凝视着飞升台。</p>
四人原本或重伤在身,或只剩阳神,此时却在飞升台接引之下,伤势悉数痊愈。</p>
真是造化之妙!</p>
典亭见三真门人齐声祝贺,忽福至心灵,朝着飞升台上的魔师郑重拱手:“恭贺魔师,证道乾坤,今朝霞举飞升去,原是红尘第一人。”</p>
魔师在飞升台闻言长笑,“得道友吉言,当不了第一人,前有谢观、再有夫子。”</p>
“也祝道友,武道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!!”</p>
魔师袖口之中一卷经书落下。</p>
典亭接过经书脸色一喜,只见封面六个古篆小字——《天魔策隋想录》</p>
竟是魔师毕生武道精髓!</p>
“多谢魔师!”</p>
身旁抱琴女子会意,立即向苏景盈盈下拜:“祝贺四先生,得到飞升,三花聚顶观混元,五气朝元叩天门,此去重霄十二楼,方知天外更有天!”</p>
向来阴鸷的苏景此刻竟展颜一笑,恍如当年书院那个清朗少年:“若在往日,这般贺词我未必合我心意,说不得还要起些别样心思。但今日盛事……”</p>
“喜在我心!”</p>
“身无长物,赠你我随身的棋谱。”</p>
女子接下,诚心谢过。</p>
在场几人有样学样,莲池也送出佛门舍利子。</p>
各有所得!</p>
飞升台下,万籁俱寂。</p>
众人仰首望天,眼中再无半分杂念,只有向道之心。</p>
三千年来,能登此台者,无不是集修为、心性、机缘、心机于一身的绝代天骄。</p>
此刻祥云环绕,仙音袅袅,四道身影在璀璨霞光中渐渐羽化。</p>
三真一门齐声道,“诸天炁荡荡,吾道日兴隆!”</p>
引得在场武者无不心驰神往,纷纷跟随诵唱。</p>
“诸天炁荡荡,吾道日兴隆。”</p>
飞升台绽放出最后一道夺目光华,随即化作点点星辉消散于云端。</p>
那四道身影也随之隐没在无尽苍穹之中,只余下漫天霞光,久久不散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