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流民村
风过微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八章 流民村,有多少妈妈用性缓解孩子高考压力,风过微雨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流民村
沈云姝来到汴城这么久,还是头一次出来逛。</p>
刚过谷雨,正值春日,天有微云,不冷不晒,还有习习微风拂面,坐在牛车上很是惬意。</p>
远处青山起伏连绵,云朵低垂,近处杨柳依依,野草茂盛,夹着几朵野花飘摇,没有现代人工造景的精致,都是自然原生的恣意和勃勃生机。</p>
沈云姝许久没出门,此刻大感畅快,不自觉哼起了轻快的调子。杜锦香听得有趣,问起曲子,沈云姝索性教她们一块唱。</p>
节奏简单,旋律上口,一车人很快学会了,除了廖源闷葫芦一个不开口,都跟着沈云姝唱起来。</p>
一曲结束,沈云姝还不尽兴,打算再唱一首春天在哪里,耳边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随后视线里出现了一队人马,旗帜飘扬,声势浩大。车夫赶紧催着骡子靠边停下,等对方先过。</p>
马儿跑得很快,眨眼的功夫就从眼前过了,扬起一阵人高的尘土。</p>
沈云姝蒙了一脸灰,呸了几声,手在面前扇了几下,好奇道:“这是哪个大人物?”</p>
杜锦香朝那批人马离去的方向看了一眼:“应该是魏节度使回来了。”</p>
“节度使?他不应该在凉城吗?”</p>
汴城隶属河阳节度使的辖域,节度使府设在离边境更近的凉城。这些还是沈云姝以前听沈老爹无意提起过。</p>
杜锦香到底是土生土长的汴城人,知道的多些。</p>
“听说魏家祖宅在咱们汴城,只要边境不打仗,节度使每年都会回来待一阵子。”</p>
“原来如此。”</p>
骡车又慢悠悠上路了,沈云姝也很快把刚才的插曲丢到脑后,喊着几个小的陪她唱歌,一路笑笑闹闹地到了流民村。</p>
众人一下车,瞧见眼前景象,来时轻快的心情都变得沉甸甸的。</p>
几十户人家,一间正经屋子都没有,都是用树枝和草把子搭起来的矮棚子。门口也没有正经能走的路,只是把荒草拾掇了点,人勉强能过。</p>
棚子中间围了一点刚开垦的菜地,几个瘦弱妇人蹲在其中忙活,衣服连补丁都打不起,破破烂烂地穿在身上,脚上甚至连鞋都没有。</p>
旁边几个跟着的孩子也是皮包骨头,面有菜色。</p>
这还是官府给了赈济粮食的,否则只怕已经都饿死了。</p>
大家看着都有些难过,廖源走到离得近些的一处棚子,喊了一声,一个妇人一脸惊喜地走了出来,跟他说了几句话,随后看向沈云姝一行人,满眼的意外和不敢相信。</p>
“跟我来。”</p>
廖源走回来,把他们带到棚子外,这个棚子竟然有两间,里头还有婴儿的哭声传来。</p>
“田婶去喊人了,咱们先在这歇歇。”</p>
“好,听你安排。”</p>
廖源取了一张长凳让他们坐,这凳子一看就是新的,流民饭都吃不饱哪里会想到做凳子。</p>
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廖源做的。</p>
“哥,小石头怎么一直哭?”</p>
廖歆儿不知何时把屋里的小娃娃抱了出来,一脸担忧。</p>
来之前她们已经听廖源说过,这个孩子是田叔田婶在逃荒路上捡来的,爹娘都不在了。</p>
“给我看看。”</p>
杜锦香把孩子接过来,仔细翻看了他身体各处,松了口气。</p>
“身上有疹子,估计磨得疼痒,小娃娃难受呢。抹点金银花露就行。”</p>
她把药箱翻出来,取了个瓷瓶子,倒了点黄色液体抹在小娃娃身上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