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一章 着家伙吧
慎思量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三十一章 着家伙吧,重生70:大搞集体生产,打造天下第一村,慎思量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有李天明这个新的带头人,还怕以后村里没有新的赚钱路子?</p>
“天明!”</p>
“天明来啦!”</p>
看到李天明,乡亲们热情的打着招呼。</p>
李天明一一回应着,走到宋晓雨边上,抡起锄头开干。</p>
“你怎么不多睡会儿?”</p>
“睡醒了,还躺着干啥!”</p>
顺着红薯藤,一刨一提,一个完整的红薯就挖了出来,而且绝对不伤分毫。</p>
“你……咋弄的?”</p>
宋晓雨看着,感觉特神奇。</p>
她每挖一个都小心翼翼的,生怕将红薯给弄破了。</p>
“还能咋弄,干多了呗!”</p>
无论做什么,其实都是个熟练工,李天明六七岁就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,14岁就能评上满工分,只要是地里的活,无论干什么,全都手拿把掐的。</p>
“天明!”</p>
李学庆这时候走了过来。</p>
“听小宋说,你昨天后半夜才到家,快别干了,回去好好歇着。”</p>
李天明现如今可是村里的大功臣,就算在家睡一天,队里给他记满工,也绝对没谁会说三道四的。</p>
“没事儿,我不累,真要是在家躺着,反倒浑身不自在。”</p>
这话可不是唱高调,有时候,李天明都怀疑自己是个天生的劳碌命。</p>
上辈子哪怕到后来身价亿万,却还是闲不住,年纪大了,重活干不了了,愣是在别墅的院子里,开出来一片地种菜。</p>
女儿劝了好几遍,一点儿作用都不起。</p>
闭眼的前一天,还给黄瓜搭架子呢。</p>
李学庆知道劝不住,干脆也就不说了。</p>
“等下午收工,你来村支部一趟,有话和你说。”</p>
肯定是钱的事,那么大一笔钱放在手里,李学庆心里不踏实。</p>
可要是存到大柳镇的信用社,恐怕李学庆从今往后都别想睡得着。</p>
钱永远是放在手里最安心。</p>
“行,您和金利叔打个招呼,让他也去。”</p>
李学庆点头应了一声,背着手走了。</p>
李天明闷头继续干,来的最晚,可他干得最快,等把这一垄地干到头,别人也只干到了四分之三。</p>
中午收工,这片坡地已经被收得七七八八。</p>
吃过午饭,又干了一个钟头收尾,然后一麻袋一麻袋的红薯被运到了场院的仓房。</p>
这下可以歇着了?</p>
老农民不到猫冬,就没有歇着的时候。</p>
各家自留地的菜,也到了罢园的时候,茄子、辣椒收回家,还要赶着季节把白菜、萝卜种上。</p>
等全都忙活完,李天明洗了把脸,和宋晓雨打过招呼,顺便把自己那一份钱交工。</p>
“拿着!”</p>
宋晓雨连忙接过,明明是在自家院子,看她那紧张的模样,好像还要防着谁。</p>
“多……多少?”</p>
“自己数!”</p>
李天明笑着离开了家,溜达着到了村支部。</p>
李学庆和李学工等人已经在等着了。</p>
照例还是先把卖鱼的钱入账,会计马长山现在也有着幸福的烦恼。</p>
以前村里的帐干净,就那么千八百块钱,闭着眼睛也能管好。</p>
可现在不一样了,村里每年的结余立了一本账,卖鱼的钱是一本账,如今卖生猪和鸡蛋的钱又是一本账。</p>
而且,这么多钱全都交到他的手里,马长山才是睡不着的那一个,真要是丢了,少了,怕是只有一根绳子挂树上了。</p>
等马长山出去,李天明又掏出了四份钱,放在了桌子上。</p>
每个人拿了自己那一份,又待了一会儿,各自回家吃饭。</p>
“叔!还是为了那笔钱?”</p>
李学庆愁眉苦脸的点点头。</p>
“不光我愁,马长山更愁,今天早上和我说,昨天一宿没睡。”</p>
财帛动人心,这么大的一笔钱,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打歪主意。</p>
“您是咋想的?”</p>
“我要是有主意,还来问你?这个主任,我看干脆你来做,我也能省点儿心!”</p>
李天明笑了:“行啊!不过您得先发展我入党。”</p>
呃?</p>
李学庆一愣,倒不是因为李天明想做村主任,而是……</p>
“你不是党员?”</p>
他已经习惯了有事就找李天明商量,村里那几个支委都快被他给忘了,结果李天明连党员都不是。</p>
“回去写份申请书,我这边批准,考察期一年,让你学国叔做你的介绍人!”</p>
这么简单吗?</p>
李天明不过是随口一说,但仔细想想,还是得积极向组织靠拢,有了这一层身份,以后做事也能方便一些。</p>
“行!”</p>
啪!</p>
李学庆点上了一根烟:“现在说说吧,这钱……到底该咋弄。”</p>
“还能咋,分呗!”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