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思量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九十五章 新房上梁,重生70:大搞集体生产,打造天下第一村,慎思量,久久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往常养任务猪的时候,打的猪草就够了,根本用不到这些麸糠。</p>

往外运的话,连油钱都不够,最后只能用来沤肥。</p>

要是有人愿意买,粮站还能增加一笔收入,何乐而不为。</p>

“我发现,你这脑子转的是真快。”</p>

“叔,这可不是脑子转的快,这叫走一步,看三步,所有的情况都得提前预料到了。”</p>

“说你胖,你还喘上了。”</p>

李学庆大笑道。</p>

“不过光喂麸糠还不行,长膘太慢,还是得备下些精料。”</p>

李学庆这次的反应也够快。</p>

“你这是在打集体储备粮的主意吧?”</p>

李天明笑道:“叔,您圣明,我是想着借上一部分,拿去粮站换玉米,等年底赚了钱,咱再补上就行了。”</p>

各村的集体储备粮,县革委每年查一次账,进多少,出多少,有了亏空,及时补上。</p>

像李天明说的,借上一笔,问题倒是不大。</p>

就算是被人举报了也没事,没人敢因为这个触李老混子的眉头。</p>

自从拍了县革委胡主任的桌子,指着对方的名字骂大街,李学庆一战成名,混不吝的形象深入人心。</p>

“成,就按你说的办。”</p>

李学庆说着躺在了拖拉机后斗的草垫子上,美美的想着,仿佛已经看到了肥猪满圈的景象。</p>

以后的日子,肯定会越过越好的。</p>

这件事刚办完,紧接着,李天明又要送大莲去棉纺厂报道。</p>

姑娘长这么大,第一次离家,石淑玲抱着闺女哭了半晌。</p>

最后还是李学工发了话,李天明才得以出发。</p>

到了海城,两人先去了大伯家。</p>

得知老三家的大闺女也进城当工人了,李学军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。</p>

他比谁都盼着老家的子侄们能有出息。</p>

“大莲去棉纺厂,一个人在那边没人照顾能行吗?”</p>

高兴过后,李学军又开始担心。</p>

现在城里比乡下乱,各个厂里虽然基本都恢复生产了,但是仍旧运动不断,乱糟糟的不像样。</p>

把个如花似玉的大侄女放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棉纺厂。</p>

李学军还真不放心。</p>

“怎么没熟人啊?”</p>

严巧珍从厨房出来了。</p>

“你忘了,我姨家的表妹就在棉纺厂,干的也是挡车工,还是去年的市劳动模范呢,把大莲交给她,让她帮着带,你还有啥不放心的。”</p>

正好严巧珍今天休息,吃过午饭,便跟着一起去了棉纺厂。</p>

先去找了杨科长,接着又找到了严巧珍的表妹,李天明和大莲随着一起叫姨。</p>

顺顺当当的办了入职手续,严巧珍反复叮嘱了好几遍。</p>

努力工作,不该掺和的别掺和。</p>

把大莲留下,李天明送了严巧珍回家,接着还得紧赶慢赶的回村。</p>

随后的一段日子,李天明每天就泡在新房工地这边。</p>

按照他的设想,房子一点一点的有了模样。</p>

噼里啪啦……</p>

一阵鞭炮声响。</p>

今天是新房上梁的日子,这在农村可是大事。</p>

容不得一丁点儿马虎。</p>

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,底下围观的人也都悬着心。</p>

此刻,有一个人的心在滴血。</p>

杜立德。</p>

李天明盖房子用的这几根木料,都是他精挑细选来的。</p>

原本不想来的,可脑子就是管不住一双腿。</p>

看着自己的木料,成了李天明新房的大梁,杜立德只觉得胸口堵得慌。</p>

这木料、这新房、这女婿,本来都应该是我杜家的啊!</p>

“老杜,这是咋了?”</p>

“晕了?”</p>

“气迷心了吧?”</p>

“赶紧给送家去。”</p>

正站在房顶上的李天明并没注意到这一幕,还在往下面撒着小糖馒头和一分两分的硬币。</p>

恰巧有一个小糖馒头掉在了杜立德的怀里,让他瞬间惊醒。</p>

手里拿着那个馒头,越想越憋屈,不由得悲从中来。</p>

可还没等他哭出来,就听到有人在喊。</p>

“放电影啦!”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第99次成嫌疑犯,警花老婆崩溃

太乙玄仙

开局停职?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

江门二爷

月夜的传说之寻觅

今天得月夜

锦画昭昭

凡尘一琉璃

生死圣皇

乱世奸臣

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

歌尘浪世